当前位置:首页 > 《清史稿》目录 > 正文
分享到:

志八十三(2)  > 返回《清史稿》目录

音乐经典(yinyue360): 用心发掘最美最经典的音乐!让最悠扬的歌声和乐曲,按摩你的心灵!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>>

顺治十五年,帝以顺天、江南考官俱以贿败,亲覆试两闱举人,是为乡试覆试之始。取顺天米汉雯等百八十二名,准会试。江南汪溥勋等九十八名,准作举人。罚停 会试、除名者二十二名。惟吴珂鸣以三次试卷文理独优,特许一体殿试,异数也。康熙三十八年,帝以北闱取士不公,命集内廷覆试。列三等以上者许会试,四等黜 之。五十一年壬辰,顺天解元查为仁以传递事觉而逸,帝疑新进士有代倩中式者,亲覆试暢春园,黜五人。会试覆试自是始。乾隆间,或命各省督、抚、学政于乡试 榜后覆试,或专覆试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浙江、广东、山西六省丙午前三科俊秀贡监中式者,或止覆试中式进士,或北闱举人,临期降旨,无定例。五十四年,贡士 单可虹覆试诗失调讹舛,不符中卷,除名。诏旨严切,谓“礼闱非严行覆试,不足拔真才、惩幸进”。至嘉庆初,遂著为令。道光二十三年,定制,各省举人,一体 至京覆试,非经覆试,不许会试。以事延误,于下三科补行。除丁忧展限外,讬故不到,以规避论,永停会试与赴部铨选。覆试期以会试年二月。咸、同间,因军兴 道路梗阻,光绪季年,以辛丑条约,京师停试,假闱河南,俱得先会试后覆试,非恆制也。覆试诗文疵谬,诗失粘,抬写错误,不避御名、庙讳、至圣讳,罚停会 试、殿试一科或一科以上。文理不通,或文理笔迹不符中卷者黜。乾隆五十八年,中式举人邓棻春等八名补覆试,停科者五,斥革者二,监临俱获谴。历科因是黜罚 者有之。洎末造益趋宽大,光绪十九年,北闱倩作、顶替中式者至数十人,言官劾举人周学熙、汤宝霖、蔡学渊、陈步銮、黄树声、万航六人,下所司举出录科中卷 不符者,学渊、树声、航三人俱斥革,馀覆试无一黜者,监临各官均免议,而侥幸者接迹矣。

定例各省乡试揭晓后,依程限解卷至部磨勘,迟延者罪之。盖防考官闱后修改试卷避吏议也。磨勘首严弊幸,次检瑕疵。字句偶疵者贷之。字句可疑,文体不正,举 人除名。若干卷以上,考官及同考革职或逮问。不及若干卷,夺俸或降调。其校阅草率,雷同滥恶,杂然并登,及试卷不谙禁例,字句疵蒙谬颣,题字错落,真草不 全,謄录错误,内、外帘官、举子议罚有差。禁令之密,前所未有也。磨勘官初礼部及礼科主之,康熙间,始钦派大臣专司其事。解额渐广,试卷日多,于是令九卿 公同磨勘。六部官牵于职事,以其馀暇勘校,往往虚应故事。乾隆初,改任都察院科、道五品以上,科甲京堂、中、赞以上翰、詹官,集朝房磨勘。嗣复增编、检。 额定四十人,以专责成。先是磨勘试卷不署名,亦无功过之条。与斯役者,每讬名宽厚,不欲穷究。乾隆二十一年,始令磨勘官填註衔名。二十五年,复增大臣覆勘 例,分别议叙、议处,功令始严。是年特派秦蕙田、观保、钱汝诚为覆勘大臣。事竟,原勘官御史硃丕烈劾其瞻徇,下军机大臣覈覆。蕙田等实有误驳及疏漏之处, 丕烈亦以弹劾不实,俱下部议。其时磨勘诸臣

本章:1/7  【上页】  【下页】  
上一章节  下一章节  返回目录  我读过的

大家正在读 >>  

热门名著推荐